发布时间:2025-10-15 17:01:24    次浏览
经济观察网记者种昂“今年6月30日前,除两家上市公司外,竹埠港化工工业区内26家企业将关停。9月30日前,所有28家企业将全部关停。”湘潭市岳塘区化工企业搬迁及环境治理部部长冯涌波如是说道。位于湘潭市岳塘区的竹埠港化工工业区,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沿湘江东岸呈狭长分布。上世纪80年代该园区被国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湖南的四个示范区之一。2011年该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5.36亿元,占岳塘区工业的半壁,成为湘潭市单位面积效益最高的工业园区。然而,竹埠港工业区紧邻湘江,最近处尚不足十米,距离下游长沙市第八水厂仅35公里。竹埠港化工区排放废渣、废水、废气不仅直接威胁着附近的村子,还对下游湖南省会长沙七百万人口构成了直接威胁。由此,湘江流域地区重金属治理被湖南省政府列入“一号工程”,而竹埠港老工业区土壤修复又在“一号工程”中位列第一。2011年湘潭市政府向湖南省政府交了责任状,明确竹埠港地区化工企业在2014年底前全部关停。竹埠港28家化工厂很多是经过多年市场淘汰后存活下来的优质企业, 涉及总资产达33亿多元。湘潭电化(002125.SZ)是上市公司,金天能源是央企,生产釉色的湖南金环颜料公司占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还有的企业正准备上市,有的企业有许多国际订单,生产经营必须保持连续性。从2013年9月至今,经过数月的动员竹埠港化工工业区只有一家台资企业未能签署关停协议。冯涌波坦言,眼下让他感到最大的困难还是综合整治的资金瓶颈。根据初步测算,竹埠港片区综合治理从搬迁、安置、治理到开发利用总共耗时4年,投资高达120亿元。其中,仅让这28家企业完成关停退出一项预计就要41亿元(征地3000亩、每亩120万元,约30亿元)。土壤的污染治理看似只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可治污就首先要涉及污染源的停产搬迁、工厂设备的拆解处置、千千万万百姓居住和就业的再安置,其次才是被污染土地的征用、治理和开发。这实际上是一项庞大又复杂的社会工程。冯涌波介绍道,岳塘区政府已制定出“贷款+发债+吸纳民间资本”的筹资计划。目前,借用政府融资平台—重金属污染治理投资有限公司已发行第一期4亿元的债券,预计第二期将达到25亿元。